建辦市[2017]46號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進一步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制度,依法為工程總承包項目和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辦理施工許可手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于工程總承包項目施工許可
對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工程建設項目,在施工許可證及其申請表中增加“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欄目。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工程總承包合同及分包合同確定設計、施工單位,依法辦理施工許可證。
對在工程總承包項目中承擔分包工作,且已與工程總承包單位簽訂分包合同的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不得要求其與建設單位簽訂設計合同或施工合同,也不得將上述要求作為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的前置條件。
二、關于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
對依法通過競爭性談判或單一來源方式確定供應商的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應嚴格執行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等規定,對符合申請條件的,應當頒發施工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17年7月13日
(此件主動公開)
此次住建部特別發通知正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的如下要求↓↓
對依法通過競爭性談判或單一來源方式確定供應商的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符合相應條件的應當頒發施工許可證。加快完善工程總承包相關的招標投標、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制度規定。
國務院《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在建筑業具有里程碑意義,《意見》開篇提出“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國務院在《意見》中,明確了建筑業的改革方向。
今后業務方向
過去十幾年,建筑業發展迅猛,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房地產的火爆。隨著“去庫存”的推進,建筑業的“產能過剩”越來越明顯。承接不到業務怎么辦?
因此,《意見》的開篇就說明了,建筑業改革就是“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支撐”。
回想一下,從2016年底、2017年初開始,國家發改委在一個多月內,連續發布中原城市群、西部大開發、北部灣城市群等輻射國土三分之二以上的規劃文件,推進各地建設,特別是城市基建領域建設。鐵路、公路、機場、軌道交通項目大量上馬。
另外,特色小鎮、傳統村落、綠色農莊等工程,也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
綜上,今后的工程項目去哪里找,應該很明確了。
資質管理
1、放寬承攬業務范圍:開展試點,對信用良好、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企業,在其資質類別內放寬承攬業務范圍限制。
2、簡化資質類別和等級。
職業資格
3、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加大執業責任追究力度。
4、發展個人執業事務所,推動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招標投標改革
5、縮小并嚴格界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在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探索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言外之意,將擴大自主招標的范圍)
6、招標過程透明化,將依法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7、盡快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交易,推行網上異地評標。
質量管理
8、特別要強化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為施工企業撐腰!)
9、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依法給予責任單位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行政處罰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給予注冊執業人員暫停執業、吊銷資格證書、一定時間直至終身不得進入行業等處罰。
10、強化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管。
11、強化對工程監理的監管,選擇部分地區開展監理單位向政府報告質量監理情況的試點。
12、推動發展工程質量保險
大力推進
13、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
14、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在民用建筑項目中,充分發揮建筑師的主導作用,鼓勵提供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15、建設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16、建筑工人實名制。促進建筑業農民工向技術工人轉型。建立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開展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
勞務改革
17、發展專業作業企業。推動建筑業勞務企業轉型,大力發展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以專業企業為建筑工人的主要載體,逐步實現建筑工人公司化、專業化管理。
18、培養專業技術工人。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培養建筑業專業人才。全面實施建筑業技術工人職業技能鑒定制度。培養高素質建筑工人,到2020年建筑業中級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數量達到300萬,2025年達到1000萬。